发现行星诞生的早期迹象
根据使用新的改进技术生成的更高分辨率图像的新结果,行星形成的迹象可能比预期的更早出现在仍在形成的婴儿恒星周围,以重新分析射电天文档案数据。 这些新发现的行星形成迹象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它何时围绕年轻恒星开始,从而阐明导致行星形成的过程,包括像地球这样的宜居行星。 行星在由以下部分组成的圆盘中形成在原恒星周围发现的低温分子气体和尘埃,称为原行星盘。 原恒星是仍在形成过程中的恒星。 新生行星太小,无法直接观察,但来自行星的引力可以在原行星盘中产生可探测的图案,如环或螺旋。 然而,由于离地球足够近的原行星盘数量有限,无法以高分辨率进行观测,因此很难知道这些模式何时首次出现。 由九州大学的 Ayumu Shoshi 和中央研究院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ASIAA) 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改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在 ALMA(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射电望远镜的档案数据中搜索以前被忽视的行星形成迹象。 该团队重新分析了蛇夫座恒星形成区域中 78 个盘的数据,这些盘位于蛇夫座方向 460 光年之外。 超过一半本研究生成的图像的分辨率是以前图像的三倍以上。 新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了 27 个圆盘中的环状或螺旋状图案。 其中,15 种是本研究首次确定的。 将这个新样本与另一个恒星形成区域的先前工作相结合,该团队发现,特征性的盘子结构出现在大于 30 au(天文单位,1 au = 149,597,870,700 m,距离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围绕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就在恒星诞生后的几十万年。 这表明行星开始形成的阶段比以前认为的要早得多,此时盘仍然拥有丰富的气体和尘埃。 换句话说,行星与它们非常年轻的宿主恒星一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