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药物即可缓解关节炎性膝关节疼痛
近四分之一的 40 岁以上的人患有疼痛性骨关节炎,使其成为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 骨关节炎会退化关节缓冲软骨,目前没有办法逆转这种损伤:唯一的选择是用药物控制疼痛,并最终进行关节置换术。 来自犹他大学、纽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 研究人员现在正在展示另一种选择的潜力:步态再训练。 作者在一项为期一年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参与者在行走时对脚的角度进行了小幅调整,体验到了相当于药物治疗的疼痛缓解。 至关重要的是,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组相比,这些参与者在此期间的膝关节软骨退化也较少。 发表在柳叶刀风湿病学由犹他州约翰和玛西娅·普莱斯工程学院的斯科特·乌尔里希共同领导,这些发现来自第一个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生物力学干预对骨关节炎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膝盖的较高负荷会加速进展,而改变脚部角度可以减少膝盖负荷,”机械工程助理教授 Uhlrich 说。 “因此,生物力学干预的想法并不新鲜,但还没有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表明它们是有效的。”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其他联邦机构,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了膝关节内侧间室(腿内侧)的轻度至中度骨关节炎患者,该间室往往比外侧外侧间室承受更多的重量。 这种形式的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但减少膝盖内侧负荷的理想脚角因人而异,具体取决于他们的自然步态及其变化方式他们采用新的步行模式。 “之前的试验对所有人规定了相同的干预措施,导致一些人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他们的关节负荷,”Uhlrich 说。 “我们使用个性化的方法来选择每个人的新步行模式,这提高了个人减轻膝盖负担的程度,并可能有助于对我们看到的疼痛和软骨产生积极影响。” 在他们的前两次访问中,参与者收到了基线 MRI 并练习在压敏跑步机上行走,同时动作捕捉摄像机记录他们的步态力学。 这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将患者的脚趾向内还是向外转动会更多地减少负荷,以及 5° 或 10° 调整是否理想。 这种个性化分析还筛选出无法从干预中受益的潜在参与者,因为足部角度的变化都无法减少膝盖的负荷。这些参与者被纳入之前的研究中,这可能是导致这些研究的疼痛结果不确定的原因。 此外,在初次摄入后,68 名参与者中的一半被分配到假治疗组以控制安慰剂效应。 这些参与者被规定的脚部角度实际上与他们的自然步态相同。 相反,干预组的参与者被规定足部角度的变化最大程度降低他们的膝盖负荷。 两组的参与者返回实验室进行每周六次的培训课程,在那里他们收到生物反馈——来自佩戴在胫骨上的设备的振动——帮助他们在实验室的跑步机上行走时保持规定的脚部角度。 在为期六周的训练期之后,鼓励参与者每天至少练习 20 分钟的新步态,直到它变得自然。 定期签到访问显示参与者平均遵守规定的脚角在一度以内。 一年后,所有参与者都自我报告了他们的膝关节疼痛经历,并进行了第二次 MRI 以定量评估膝关节软骨的损伤。 “据报道,安慰剂组的疼痛减轻介于布洛芬等非处方药和奥施康定等麻醉剂的预期之间,”Uhlrich 说。 “通过 MRI,我们还看到干预组的软骨健康,这非常令人兴奋。 除了有效性的定量衡量之外,研究参与者还对该方法和结果表示热情。 一位参与者说:“我不必吸毒或佩戴设备......现在它只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将在我余下的日子里陪伴我,所以我对此感到兴奋。 参与者长期坚持干预的能力是其潜力之一优势。 “特别是对于 30 多岁、40 多岁或 50 多岁的人来说,骨关节炎可能意味着在建议进行关节置换之前需要数十年的疼痛管理,”Uhrlich 说。 “这种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填补巨大的治疗空白。” 在临床部署这种干预措施之前,需要简化步态再训练过程。 用于制作原始脚角处方的动作捕捉技术既昂贵又耗时; 研究人员设想这种干预措施最终将在物理治疗诊所开出处方,并且可以在人们在附近散步时进行再培训。 “我们和其他人已经开发出可用于使用移动传感器(如智能手机视频和'智能鞋')在临床环境中个性化和提供这种干预的技术,”Uhlrich 说。 在向公众广泛提供干预措施之前,需要对这种方法进行未来的研究。